【我身邊的工匠】勇攀高峰的筑路人——記中鐵一局樂望高速項目生產技術部助理工程師趙卓輝
廣西樂業縣,這片鑲嵌在云貴高原東南麓的翡翠,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生態環境而著稱。美麗動人的仙境,每年吸引了很多人去旅游,其中有一群特殊的“游客”如同堅韌的松柏,深深扎根在樂業的崇山峻嶺之間,他們用青春與汗水,在八桂大地上書寫基建新篇章,中鐵一局三公司樂望項目部生產技術部趙卓輝就是其中一員。
勇于突破 人生應該持續蛻變
趙卓輝2023年告別大學校園后,就來到了廣西樂業加入了樂望項目部這個大家庭,工作的第一站,便是項目當頂特大橋。他說,也就是從這一刻起,他的命運與樂望高速緊密相連。
當頂特大橋群山環繞,溪水叮咚作響,身處美景中工作,心情本是愉悅的,但突然發生的一件事給了趙卓輝當頭一棒:他第一次爬百米梯籠時雙腿發軟且頭暈目眩,到墩柱蓋梁上更是不敢挪動腳步,那時他發現自己有恐高癥,是迎難而上還是畏懼后退,對于那時的他是一道世界難題?!安桓疑蠘蛎妫趺垂芾憩F場?”師傅的一句話,讓他別無選擇,奮勇前行。
“當頂,我終于征服了你”經歷數天反復脫敏練習后,他戰勝恐懼爬上百米橋墩,他盡情表達喜悅。有了邁出第一步的勇氣,就有了戰勝一切困難的決心毅力,趙卓輝從開始的“蹣跚學步”到后來的“如履平地”成功戰勝了心魔,突破了自己。
安全交底、技術指導、質量把控……每一件事他都從基礎學習。從墩柱蓋梁澆筑到連續剛構合龍再到大橋雙幅貫通,每一步他都走的十分穩健,在群山環繞的當頂特大橋完成了人生蛻變。
責任擔當 講好一局數智故事
智能移動臺座穿梭于生產線、BIM模型實時更新工序數據、數控蒸汽養護棚內溫度精準調控……如何利用現代化智慧梁場高效生產,用創新與管理智慧,為黔桂門戶的“品質之路”注入新動能?趙卓輝調到項目數智化梁場后,開始思索這些問題。
“智慧梁場的核心是讓數據說話?!睆幕炷翝仓搅后w養生再到預應力張拉、鋼絞線張拉都需要有精準的數據做支撐,如何獲取精準的數據,成了他到梁場第一節必修課,白天跟著師傅學,晚上挑燈看書學成了他的常態。
有一次,梁體自動養生系統需要輸入當日溫度值,師傅測完溫度后,叫他去操作控制程序輸入,但他感覺數值存在偏差準備重新測量,師傅為了不耽擱生產拒絕了他的請求,師徒兩因此鬧了情緒,堅持重測后結果印證了趙卓輝的想法,溫度計損壞導致第一次數值不準確。從開始依賴師傅到質疑“權威”,漸漸地,他在工作中養成了不急不躁、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
預制梁在生產過程中,容易發生蜂窩、麻面等質量通病。支模版、綁扎鋼筋、澆筑混凝土每一道工序都要嚴格把關才能最終保證質量。2024年4月,在產梁任務重、時間緊的情況下,為了能夠及時對各階段工序的驗收,他每天早上7點就到現場親自盯控,次日凌晨才回到宿舍,形成了獨特的時間歷法。
項目智慧梁場2024年被評為“中鐵一局標準化示范梁場”,每年都要迎接多次觀摩活動,趙卓輝毛遂自薦擔任智慧展廳講解員,每次迎檢前他都會反復練習,確保講解準確生動,盡可能發揮宣傳作用,塑造企業品牌形象。同事問趙卓輝,日常工作超級忙為什么還要兼職講解員?他說:“不為別的,只想講好一局智慧梁場的故事?!?/p>
技術創新 年輕人也能挑大梁
樂望高速煙棚隧道屬巖溶峰叢洼地谷地貌區,圍巖以風化粉砂巖、灰巖為主,穩定性差,施工中面臨偏壓與淺表滑坡、滲水與巖體飽和、開挖支護難度高等挑戰。2024年6月,趙卓輝調整到煙棚隧道當技術員,他剛到隧道不久,就面臨隧道軟弱圍巖下常規注漿壓力不足導致注漿不飽滿,漿液擴散加固效果差棘手問題,嚴重加大了施工安全隱患并影響施工進度。
隧道工程體量大,設備運轉、人力投入每日耗費驚人,時間就是金錢,必須盡快找到解決辦法。回到辦公室后,趙卓輝查閱大量隧道建造資料,和整個團隊的同事一起熬夜通宵尋求最優方案。最終,網上一種隧道雙壓注漿裝置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立即聯系購得裝備開展試驗,經過多次實驗論證,設備經過改裝后隧道注漿飽滿度達到99%,問題迎刃而解。通過實踐檢驗后,項目建設團隊積極申報專利,孵化科研成果,于2025年5月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終審,榮獲實用新型專利一項。
“T梁并行環形生產線”榮獲中國交通協會優秀案例,“一種隧道雙壓分段注漿裝置”獲評專利,“2024年度中國中鐵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獎項落地,每一次科創獎項申報都有他的身影,從工作時的技術小白到如今的科創達人,趙卓輝走的坎坷但充實,用實際行動印證了他的想法:“技術創新路上不分年齡,年輕人也能‘挑大梁’”。
堅毅、認真、靈活的品格鍛造了一位勇攀高峰的筑路人,現在的他更像一棵茁壯成長的望天樹,用遒勁有力的根系汲取前進的營養,在八桂大地上賡續輝煌。
工作中的趙卓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