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工匠】匠心筑夢綻芳華——記阿勒泰分公司第三項目部物機部負責人范坤
在中鐵一局三公司阿勒泰分公司第三項目部繁忙的工作場景中,物機部負責人范坤的身影總是步履匆匆又沉穩篤定。這位入職時間不長的年輕骨干,正以其超越年齡的勤勉、擔當與智慧,在平凡的物機管理崗位上,書寫著動人的奮斗篇章。從崗位新兵到獨當一面的部門負責人,她憑借“勤懇如犁牛,堅韌似青松”的實干精神、“使命必達”的卓越執行力以及“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深厚學養,迅速贏得了領導的信賴、同事的敬佩,成為分公司青年群體中熠熠生輝的榜樣。
勇挑重擔顯本色:迎難而上的“實干家”
當調任第三項目部物機部負責人的重任落到范坤肩頭時,挑戰接踵而至。作為項目運轉的“大動脈”與“生命線”,物機工作牽一發而動全身,涉及物資計劃、采購、倉儲、調配以及設備管理、維護、調度等千頭萬緒。初來乍到,她面臨的是亟待梳理的龐雜臺賬、尚待優化的管理流程、錯綜復雜的跨部門協調難題,以及一個需要凝聚力和執行力的新團隊。工作難度之大、壓力之重,遠超想象。
然而,困難從未嚇退這位堅韌的姑娘。“兩眼一睜就是干”,這句樸實無華的口號,成了她那段攻堅時期最真實的行動寫照。
范坤深知“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上任伊始,她便投入大量精力深入庫房、施工現場,實地了解每一類物資的實際流轉狀態。對項目所轄的各類機械設備,進行了全面摸排,建立起詳實的運行、保養、維修檔案,摸清了“家底”,為后續精細化管理奠定了堅實基礎。
物機工作高度依賴跨部門、跨層級的有效協作。范坤主動出擊,帶著清晰的問題清單和初步解決方案,頻繁穿梭于項目部領導、各施工班組、供應商伙伴以及公司相關職能部門之間。面對協調中的卡點和分歧,她從不回避推諉,而是以極大的耐心和專業的態度,解釋需求,尋求共識,爭取支持。有一次關鍵施工節點的設備核心配件因物流環節延誤,面臨停工風險。范坤第一時間鎖定問題環節,連續多日多方協調,甚至直接對接物流承運方負責人實時跟蹤,最終確保了配件提前半天安全送達,保障了工程進度。
精益求精鑄信賴:大家心中的“定盤星”
在阿勒泰分公司,“范坤辦事,絕對放心”已成為一種共識。她所負責的領域,大家可以完全信任。這份沉甸甸的信賴,源于日復一日對“精益求精、萬無一失”的極致追求。
對于工作任務,無論大小緩急,范坤只有一個標準答案:按時、保質、超預期完成。面對困難,她從不推諉,只有高效行動。加班核對數據、高頻次盤點確保賬實相符、多方協調打通物資梗阻……范坤始終以“使命必達”的韌勁和精準,將每一項要求落到實處。
范坤將“精打細算、顆粒歸倉”的理念深植于心、踐之于行。在采購環節,她嚴格執行比價核價流程,錙銖必較,以專業素養和談判技巧為項目爭取最優性價比;在倉儲管理上,實施物料定置定位、先進先出,并組織高頻次、高質量的盤點,確保庫存清晰、賬實一致,最大限度杜絕管理漏洞和浪費;在設備管理上,嚴格要求操作人員持證上崗、規范作業,顯著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有效控制了維修成本。
范坤的“可靠”更體現在對工作標準永不滿足的追求上。在她看來,物機工作無小事,任何一個細微的疏漏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物資驗收單要求必須要素齊全、字跡清晰、無涂改;設備運行記錄登記,數據必須實時、準確、完整、可追溯。當需要了解某項關鍵物資的實時庫存動態,或查詢某臺重要設備近期的維護履歷時,范坤總能第一時間提供精準全面的信息支撐。這份“信手拈來”的從容背后,是無數個日夜嚴謹細致、一絲不茍的積累。
書香致遠蘊才情:團隊中的“智慧光源”
在緊張繁忙的工作之余,范坤總能為心靈開辟一片寧靜的港灣。身處多媒體時代,她依然保持著對紙質書籍的深度熱愛與虔誠閱讀的習慣,讓書香成為滋養精神、啟迪智慧的源頭活水。
工作間隙或下班之后,范坤常常沉浸于《明朝那些事兒》的宏大敘事。她曾與同事探討:“從張居正的改革成敗中,我們能學到制度設計與強力執行的重要性。從海瑞的剛直不阿,也能反思原則性與靈活性的平衡藝術。這對我們優化物資審批流程、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很有啟發。”她善于將歷史的經驗教訓與現實的管理挑戰相結合,賦予古老智慧以新的生命力。
史鐵生筆下飽含生命哲思與人性溫度的散文,也是范坤汲取精神養分的重要源泉,她從這些文字中感受到生命的堅韌、人性的復雜和對生活的熱愛。這份文學的熏陶,滋養了她的人文情懷,讓她在應對繁重工作壓力和復雜人際關系時,多了一份豁達、包容與溫度。她理解一線工人的辛勞,在溝通協調中,總能設身處地,言語真誠,態度謙和,贏得了廣泛的尊重。
范坤的故事,是一曲在平凡崗位上用奮斗和智慧譜寫的青春贊歌。她用實際行動詮釋:青春的價值與光彩,不在于崗位的顯赫或起點的差異,而在于面對責任時的勇于擔當、面對困難時的百折不撓、面對平凡時的極致堅守,以及對自我提升永不停歇的執著追求。
工作中的范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