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秋不能回家的人
中秋佳節、國慶盛典,舉國歡慶、闔家歡樂。中秋團圓對于大多數同城居住的人群來說,并不是一件難事。對老人們來說,吃不吃月餅不重要,他們最大的愿望就是團圓。有多少老人在家中翹首以盼,希望見見闊別已久的兒女,每當得知他們不能回家的原因時,老人們總是以最包容的心態接納這個事實。不論月餅包裝得如何精美,節日氛圍營造得如何濃郁,一旦傳統與現代之間發生沖突,理解就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秋節,應該是中國節日中最“歲月靜好”的一個節日了。中秋節作為一個固定的節日是從唐朝開始的。《唐書·太宗記》中有“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句子,可見唐朝初期就有這個節日了。“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中秋節盛行于宋朝,從廟堂到民間,大家都開始過中秋節;到明清時,中秋已經與元宵節齊名,成為我國主要的節日之一了,在中國人心中的重要程度僅次于春節。算起來,中秋節有1300多歲了。
對于我們基建人來說,加班也許是常態,誰不想盡快完成工作,然后回家團聚?可是,他們身上肩負的責任,使他們不得不放棄自由,扛起一切。每逢佳節,他們在霓虹閃爍的大街上,默默地目送無數人回家團聚,他們佇立凝望、他們眼眶濕潤、他們遙望遠方、他們無聲哽咽,那最深情的模樣,則是他們對家的眷戀,但他們的無奈卻難以言說。當家家戶戶充盈團聚的喜悅時,他們在空曠的荒野中,寒冷的高原上,聽著轟鳴的機械運轉聲,孤獨地度過這個團圓節日。
如果你覺得歲月靜好,一定有人為你負重前行。中秋團圓日,國慶歡慶時,致敬所有在外打拼,所有堅守施工一線,中秋節不回家的人,祝福大家節日快樂,闔家歡樂幸福團圓。
感謝你們,中秋不回家,奮戰在項目一線。滿臉的灰塵,濕透的襯衫,匠心,是日復一日的付出,致敬項目部堅守一線施工人員。感謝你,中秋不回家,奔跑在業務一線,城市的燈火,忙碌的身影,匠心,是永遠堅定的眼神。致敬公司后勤保障服務人員,感謝你,中秋不回家,堅守在機關一線,責任擔當,真誠服務。匠心,是一如既往的堅守,致敬公司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感謝你,中秋不回家,守住我們的一片祥和,用匠心守護萬家團圓夜。道一聲,你們辛苦了!
萬家團圓夜,堅守崗位時,我們以匠心精神,向所有為公司發展、勤奮耕耘、開拓創新,向關心支持我們的各級領導,親愛的伙伴、客戶、朋友、親人,還有您,敬獻我們最好的節日祝福——感恩有您,節日快樂!
工人綁扎涵洞頂板鋼筋
工人澆筑涵身混凝土
下河東特大橋檢樁
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地基承載力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