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代人的鐵建記憶
倏然間,發覺路上的兩排楊樹已煥發出夏的活力,天空湛藍、樹葉新綠。時間也隨著辦公室窗外那棵樹的發芽、茂盛、凋零,周而復始。
2022年,滋養了我們一家三代人的公司也走過整整半個世紀的歷程。
從我記事時起,我爺爺房間右邊的墻上掛著一個用玻璃鏡框裝裱起來 “光榮退休”字樣的獎狀,隔段時間,爺爺就用抹布把它擦得干凈、透亮?!耙惠呑幼吣详J北換來的??傻谜湎А?!
因為家里窮,爺爺經常給有錢人家一直當短工,1956年,就和同村的伙伴們機緣巧合的到了搶修隊,因為艱苦,好多人又跑回了老家,一起出來的五六十人 ,到最后只剩下爺爺在內的3個人堅持下來,被分配到了搶修隊。白天上工,晚上在職工夜校里學習,就這樣,一天沒上過學的爺爺,竟然學會了許多常用的漢字,退休后每日讀報紙、看新聞成了他了解外界的方式。
爺爺參加寶成鐵路建設,他把自己的名字也改成了李寶成。當時所有的隧道都要靠人工開挖,大家肩挑手扛的搶著干,肩膀磨出泡來,晚上挑破,用衣服墊著第二天接著干。爺爺的矽肺就是成年累月在隧道里吸入粉塵才得的。因為吃苦耐勞,表現突出,爺爺一路成為所在班組的班長、指導員、連長,還曾一度任閻良二段文工團團長,并在1959年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澳菚r候年輕,根本不知道累,能參與新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就覺得無比光榮?!?/span>
說到這里,爺爺還是一臉的自豪。
在寶成線、隴海線、成昆線、西韓線、咸銅線、寶天線等項目都留下了爺爺的足跡。
但 “沒文化”成了他的遺憾,他堅持讓子女讀書。父親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接過爺爺的接力捧成了一名光榮的鐵路工人(父親入職,公司還隸屬于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
等我再長大點,我就和父母在公司的灃河橋項目呆著,記憶里,那個院子有一大堆沙子,職工住在牛毛氈搭成的一排平房里。能吸引我的就是調度室那一部橙色的電話和一臺黑白電視機。我溜進去,學著大人的樣子,裝模作樣的打電話;電視機是我童年的一抹亮色,我和小伙伴們每天等著看《黑貓警長》和《聰明一休》的動畫片。
一次,我和伙伴們從院子出來一路玩鬧迷路了,一個拉著人力車的叔叔把我們送回了有“高煙囪、有大沙堆、有大狗”的施工隊。
小時候的我,在施工隊長大,但家人的愛與相對富足的物質卻讓我擁有了無憂的童年。
等上了小學,我就一直用懷舊藍的廢舊圖紙包書皮,每年的學費都是爸爸的工資轉交給媽媽再到我手中。
記憶里爸爸老背一個黃綠的帆布包,包的四角還有皮革護著四個容易磨損的角,那個材質類似于解放牌膠鞋,不裝任何物品也重。爸爸用那個包也背著鄉愁、背著家人的愛去到過隴海線、孟寶電氣化改造,西寶提速、寶蘭二線、寶成二線、寶天線、西安北環線參與建設,也用那個包背著零食與學習用品返家。
時間到了2000年左右,父親終于換背包了,這下是個洋氣的黑色的尼龍制品很規整、類似于今天旅行箱的包了,爸爸的工資也終于上千了,也發了幾套“正規”、“好看”的工作服,有肩章、還挺洋氣。
公司的大門也從四段巷,換到了文林路,那個低矮的帶有鐵路局標志的小門換成了簡潔、大氣的電動門,隨著公司住宅區里兩幢小高層的拔地而起,公司也進入了全新時代。
2009年,對于我家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我們家要搬進公司的小高層了,打地基的時候爺爺就整天在旁邊看著,可他終歸沒能親眼見證。
也是這一年,我踏著祖輩、父輩的腳印去了千里之外的新疆。在“夜涼如洗,星光滿戈壁”的廣袤里參加了紅烏電氣化改造的關閉站施工,成為百人大會戰里的一員。目暏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美。
后來,因為工作的緣故,去過許多項目,采訪了一些人,聽了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
紅烏項目部總工,因為要做完分布于綿延于6百多公里,分布于戈壁灘的14個站的路基測量放樣,60多天在戈壁跋涉,在風砂、黃土的陪伴下工作,吃馕、雞蛋,喝礦泉水,以后很長的一段時間他看見雞蛋都反胃。
十天高速項目駐地在旬陽縣的一個小村子,沒有理發店,男生們互相剪頭發、掌握讓長褲瞬間變短褲的技能,只能在唯一的小賣鋪里搶購唯一的葷食品——火腿腸。
駐地在寶成鐵路深山里的巨亭項目,有一個工點要劃船才能去現場,每個辦公室里的都備有水桶,大家喝的是從隧道里滲出的水。
我也去過駐地在蘇州的江陵路項目,亭臺“水榭”園林化的項目駐地令人神往。東環項目的讀書閱覽室、健身房、心理咨詢室更顯人文關懷。
也見到過線路開通激動到互相擁抱、扔帽子的;從不被業主認可,到創造出全線“十個第一”高興到跳躍的團隊;熱滑實驗一次通過的要出去HAPPY的年輕人;每每投標前一晚失眠,盼著中標愿意用假期去交換的的營銷人員……
看著、聽著那些過去、現在的心酸、精彩、刻骨銘心的經歷,這些都是屬于工程人的獨家記憶。
歲月的流淌總會留下印記,那些苦難、那些榮耀;那些低谷、那些輝煌;那些成長、那些磨礪都是歲月饋贈,都是成長的勛章。就如公司創造了中國鐵路史的“灞河速度”、“零口速度”、“牛頭河速度”一樣;前輩們參與109隧道搶險,涌現出了烈士與先進集體一樣;比原計劃提前50天,創造了“太華速度”,刷新了鐵路既有線施工新的紀錄一樣,都是時間給這個光榮且無畏團體的最好嘉獎。
其背后有多少人的全力以赴,就有多少家庭全力支持;有多少人夜以繼日,就有多少人忘我奉獻;有多少汗水聚集,就有多少力量匯聚……在歷史的長河中,在公司發展的進程中,這些都鐫刻于功勞簿上,也將永遠被我們銘記。這些勛章像星星一樣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
企業是我們休戚與共的土壤,我的鐵建,祝你50周年生日快樂!今后的日子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