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與公司共成長 ——追憶鐵建公司那些可愛的人和事
2022年,是公司成立50周年,掐指算來,我進入公司工作已近18年。自己也由一個懵懂青澀的學生成長為了一名政工干部和項目主要管理人員。細細想來,個人的發展離不開個人的努力,更離不開公司的平臺、領導的提攜和師傅、同事們的幫助和教導。18年來,我在公司遇到過很多有溫度的人。我想,正是有這樣一群人,讓公司逐漸由小變大、由弱變強。
2004年8月,當時公司剛剛重組,我們還是在位于西安的原單位西鐵工程集團報到的,第一次到陜西的我感覺一切都是那么新鮮。報完到后,當時的公司人力資源部薛部長和張部長就把我和九位新同事接到了咸陽,我也就正式成為了公司的一名員工。據領導介紹,我們這屆是公司重組到中鐵電氣化局后招的第一批大學生,所以公司特別重視,為我們每個人都配備了生活用品,還專門組織召開了歡迎會。
當時對公司機關的廚師郝師傅記憶深刻,他每頓飯都會問我們鹽多不多,后來熟悉了和他交談,他說干了一輩子廚師,感覺味覺都不是那么準了,所以就有了每頓飯做好問別人來調整下頓的習慣。
三天后,新同事們就都奔赴去了遍布于全國各地的項目,而我在公司人力資源部幫了幾天忙后,也去了位于西安市長安區的西柞高速項目部。當時在公司幫忙時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我的第一任師傅的人事調令是我在電腦上打的,因為他姓花,這個姓不常見,所以記憶特別深刻。
猶記得當時的西柞高速項目部,租的是一家人的院子和一個廢棄不用的小學,我到達項目部的時候已經是晚上,所以就隨便找了個床,草草的睡下了。第二天,項目領導帶我到項目試驗室報到,當時大家的辦公桌是幾張桌子拼在一起的,桌上擺滿了圖紙和資料,我的第一感覺仿佛到了戰爭年代的前線指揮所。這個印象非常深刻,以至在以后經常能回想起當時的場景。試驗室主任就是花主任,他是一個非常嚴謹認真的人,他也是我初入職場的領路人,不僅教了我很多業務知識,還教了我很多在單位的處事之道。
發第一個月工資時,我買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機,2005年春節時,我把家里已經看了10余年的黑白電視換成了彩色的,我想父母當時的心情肯定是愉悅的,因為苦了這么多年供我和弟弟上學,終于有了收獲。
2005年春節過后,我們試驗室調來了一位比我大三歲的職工,姓馮,我們很快成為了朋友,他的社會閱歷比我豐富,經常給我講一些單位或者社會上的事。他對我說,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必須有酒量,酒量是練出來的,我當時信以為真了,后來我才發現,酒量根本就練不出來,但是在喝酒過程中如何形成有效溝通確實是門學問。
2005年8月,在項目部我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她當時是到項目部實習的,經過一點時間相處,后來我們就走到了一起,我們一起從陜西轉戰新疆,再到南京,經過10多年風風雨雨。回想起來,作為一名女同志,常年在外地工作,與家人尤其是孩子聚少離多,著實不易。這是工程人的犧牲,這也是工程人的擔當。
在項目上干了一年多的試驗工作后,我就想著能多學點東西,正好項目上的測量隊長愿意教我,就每天抽出點時間學學測量。計劃還未實施時,公司將我調到了行政辦公室工作,具體負責公司網絡建設和網站維護,辦公室湯主任和聶主任教了我很多為人處世、接人待物的事情,當時也是由于自己悟性太差,直到后來換了工作崗位,經過實踐消化,才真正明白“世事洞明皆學問”。
2007年5月,我自告奮勇要去烏精二線,當時公司總經理馬總給我安排了項目綜合部長的崗位,馬總是一位和藹可親的領導,公司一千多人的名字,他都記得住。在新疆的五年,我都是在干中學、學中干,自己溝通能力確實太差,或者說是沒自信,有事都是壓在心里,不敢說,特別壓抑。開始領導對我不滿,自己也搞不清楚為什么,也沒想著怎么去改變,但是,“世界為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后來,我通過實干逐漸獲得了領導認可,我自己也得出一個結論,所有經歷都是人生的財富。正是在新疆的五年,我結了婚,有了孩子,也買了公司小區的房子。
2012年5月,我被調到南京寧天城際項目部擔任項目部辦公室主任。那個項目是青奧會的配套項目,工期特別緊,測量隊一般都是凌晨4點就要去工地測量放線,我到項目部的第一個月,基本沒出項目部的門,但是腳卻磨破了。這些可能都是冰山一角,工地24小時施工,項目管理人員大多都是連軸轉,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公司在那個項目創造了全線“九個第一”。
正是在那個項目,我對項目文化有了深入的體會和理解,這也源于當時項目經理和項目書記的重視。后來,我常常在想,能將來自五湖四海,習慣不同、性格各異,甚至追求也不同的一群人打造成一個如拳頭一般的團隊,著實不易。當時的南京項目就做到了這一點,把溝通和執行完美地結合到了一起,并且能結合每個人的特點安排工作崗位。我當時作為項目中層,干得也很得心應手。現在想來,也是因為大家彼此信任,溝通順暢,管理就順暢。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部有6名中層干部被公司提拔到其他項目部擔任了副職領導,我也到西成客專項目部擔任了工會主席,從此正式走上政工之路。
50年,在歷史長河中,也許是彈指一揮間。但是,對于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鐵建人來說,50年就是他們的全部。著名學者崔衛平曾說過一段非常著名的話,“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你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你若光明,中國便不黑暗。”對于我們鐵建人來說,正是每一個人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才匯聚起了企業向前發展的洪流;也是因為每一個鐵建人的不懈努力,才創造了公司無數的輝煌業績。
歷史不能忘卻,讓我們向為公司發展做出過貢獻的一代代鐵建人致敬!我們新一代鐵建人更需奮蹄揚鞭,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在公司后續發展進程中,創造更大的輝煌。
責任編輯:李彤